在数字出版高速发展的当下,传统出版社如何能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少走一些弯路?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,也是在不断尝试去解决的问题。
作为天津市首批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,天津人民出版社从未停止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探索,出实招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,通过建设“出版融合产业基地”,将传统出版优势转化为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,在产品类型、销售方式、服务模式方面实现多样化,进一步推动了出版主业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的转型升级。
建产业基地解现实问题
“技术和人力是传统出版社在内容数字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。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处理好这两个问题,谁就能够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数字化发展之路。”天津人民出版社数字部副主任刘骏飞在接受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,而同时又希望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多一些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尝试。
刘骏飞坦言:“很多编辑的强项是在策划、与作者沟通以及对文本的处理上,有一些关于图书的奇思妙想是单凭编辑一人之力无法实现的,但将业务外包给服务商的成本也是出版社难以承受的。”
天津人民社通过建设“出版融合产业基地”,探索解决出版融合的现实问题,通过将成熟互联网平台——“出版产业服务交易平台”和“书匠中国”众创空间运营二者有机结合,提供出版融合方面的特色服务和产品。
“出版融合产业基地”由线上线下两部分组成,其中,“出版产业服务交易平台”作为线上部分,可通过网页、微信小程序等入口发布需求信息,客服在后台捕获需求后,分发给入驻平台的服务商;线下部分主要由排版印刷公司、数字技术服务商等出版融合服务商组成。
“线上线下、双线合并,让一键发布既有响应成为机制,让编辑专注于内容制作,融合产品制作环节由这个基地完成。”刘骏飞说。
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
基于“术业有专攻”的考虑,天津人民社打造了“出版产业服务交易平台”。该平台2017年入选2017年度中央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项目,于2020年建设完成,吸引了包括排版、短视频、文创等行业的多家出版服务机构入驻。
刘骏飞介绍,为编辑环节建立便捷的线上需求发布平台,以及迅速响应需求的线下机构,是“出版融合产业基地”的主要功能。“基地运营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良好的线上线下服务机制。平台能够缩短需求响应的速度,优化需求响应效果,进而增加了编辑对基地的使用黏性,促进基地实现良性运转。”
目前,该线上交易平台已与科大讯飞、中国移动、东软集团、方正集团等多家国内先进科技企业达成合作,为传统出版社编辑开展出版融合业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。
“有数据表明,在网上购书时,与文字、海报等图书介绍比起来,视频方式的图书介绍更有助于提高购买率,我们将为天津人民社出版的每一本重点图书做一个25秒的短视频,在京东、当当等平台的图书页面上发布,而这个‘25秒’计划就是在‘出版产业服务交易平台’发布后,在一步一步地对接中实现的。”刘骏飞表示,天津人民社不仅是平台的建设方,更是受益方。
对沉淀内容进行孵化
内容出版本身具有IP运营及孵化的生产特性,正是基于这一特点,天津人民社运用“书匠中国”众创空间运营机制来对出版社沉淀的内容进行孵化,更容易打造出具有市场性的融合产品。
刘骏飞告诉记者,“书匠中国”众创空间的成立,对于降低出版融合成本、拉近编辑与融合服务企业有很大帮助。“出版融合技术难度大,开发成本高,而采用基地内服务于出版融合业务的初创企业团队可以拥有成本低、形式灵活的特性,这对天津市的出版融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。”
基地积极申请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政策,吸引更多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加入,为出版融合增添更多活力的同时,见习人员降低了基地入住企业和团队的人力成本。“我们于2019年12月获批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,可为在基地见习的学生每月提供1700余元的见习补贴。”刘骏飞介绍。
截至目前,该基地已与南开大学、天津师范大学、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见习基地合作模式。“在基地,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没有学到的知识,开阔了眼界,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。”作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,方紫阳在见习结束后就正式加入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这个大家庭。
通过大学生见习基地项目,基地每年能为天津出版界培养30多名高校毕业生从事出版融合相关业务。同时,基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积极加入和平区科技企业党建联盟,为包含55家科技企业的党建联盟提供企业阅读、智慧党建服务。
主办: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©